白石山

圖為白石山風景區的十瀑峽
白石山位于淶源縣城南、西南部,距縣城15公里,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,景區面積54平方公里,由太行第一屏、十瀑峽、森林公園三部分組成。
白石山所在的這一帶群峰,是一片如波浪起伏的花崗巖山體,頂部是潔白晶瑩的白色大理石,所以叫做白石山。古人這樣記述白石山:“山多白石,連峰縱拔,秀列若屏。”
白石山最壯觀的景致,是以峰林地貌著稱。景區的精華部分,由100多座高低錯落、相對獨立的山峰組成。主峰海拔2096米,高出周圍群山數百米,幾乎在淶源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她。白石山高大的山體,奇峰林立,巨壑縱橫,斷崖峭壁如刀削斧劈,棱角分明,少有曲線,堪稱山岳景觀中奇與險的代表。中國泛旅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家考察白石山后這樣評價:“白石山北山南象,平樸中見詭異,雄奇中見秀麗。”黃山公司總經理看完白石山的峰林、森林后認為,“品位極高,獨具特色,不可替代,極具開發價值。”許多旅游專家評價白石山:“集黃山之奇,華山之險,張家界之秀。”因白石山其形其韻酷似黃山,故被游人稱為“北方黃山”。
白石山景觀齊全,集峰林、怪石、絕壁、峽谷、瀑布、森林、云海、佛光、長城、廟觀等景觀于一體,地貌奇特,結構復雜,極具觀賞游覽價值。白石山是我國古代“三十六洞天福地”之一,經中國旅游地學研究會等有關部門論證,2001年被國土資源部列入第二批“國家地質公園”之中。
白石山植被茂密,森林覆蓋率達12%。植被多呈垂直分布,動植物種類繁多。分布在海拔1500米至2000米之間的大片紅樺林,樹干深紅,挺拔修長,翠蓋遮天,如紅妝出浴。
十瀑峽是花崗巖構造的一條大峽谷,溪流跌宕,留連為潭,跳躍為瀑。落差50多米的“雙龍瀑”,第一疊落入潭中,折轉90度再次跌落,姿態別致優美,為瀑布中的上品。“飛龍潭”瀑面開闊,散落飄灑,飛珠濺玉。“無聲瀑”溪水從石板上滑落,如綢緞一般,亦動亦靜,無聲無息。山高水急的十瀑峽歷來為游人青睞。
白石山最為精彩的峰林奇觀,深藏在絕壁環繞的峽谷之中,路徑艱險。多少年來,人們只能遙望她的高大雄奇,很難接近感受她的壯美。2000年,這里鋪設了一條長7000多米,由7000多級臺階及棧道、隧道、索橋組成的步游路,可將游客帶入白石山的精華部分。
白石山在戰國時期,一山分燕趙,在宋遼對峙時期,一山分兩國。如今登上白石山巔,北俯田疇,東瞰狼牙(山),南覽群峰,西望五臺(山),似置身天外仙境,會由衷地生發出“祖國山河無限美“的感慨。
交通圖:

交通: 游客一般是先到淶源縣城,再從縣城去白石山。北京的游客可由京深高速公路高碑店出口下,西行走112國道到達;天津的游客可走112國道;保定的游客可走保淶公路。